与中国的缘分,未完待续-每日看点

来源:中国青年报 时间:2023-04-13 20:48:59

中青报·中青网见习记者 尹希宁

提起在中国留学的经历,生于俄罗斯、成长于荷兰的贺晓晴用中文说了两个字,“缘分”。

这位“国际青年北京论坛青年友谊使者”的缘分始于2012年的一次中国旅行。


【资料图】

当时,还在读本科的贺晓晴和同学从北京一路向南,游览了上海、杭州、广州、深圳,最后前往香港和澳门。那时候她就觉得,自己日后还会再回到北京。

2016年,贺晓晴以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交换生的身份再次来到了北京,并且给自己取了中文名“晓晴”。她回忆说,小时候自己是俄罗斯童话电影《魔画》的超级粉丝。在电影中,魔画里走出的东方姑娘名为“小琴”,与俄罗斯王子一起闯过了重重难关。于是,她也给自己取了个和电影主角相似的名字。

在中国交换期间,贺晓晴见证了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提出和多项政策逐步落地。对她而言,“一带一路”是肉眼可见的道路,也是港口、电力、管道等正在建设的基础设施。“这条大路是什么意思,会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?”带着这些疑问,她选择了将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研究主题。

用贺晓晴的话说,如果为期三周的中国旅行是了解中国的预告片,那么交换学习则是追了一部电视连续剧。显然,这部电视剧还远不到大结局的时候。

2018年,贺晓晴参加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,将看中国的视角从城市规划与设计转向了国际关系。这一次,她“解锁”了更多的中国城市,也看到了更多面向的中国。

贺晓晴告诉记者,有一次她与中国学生们在福建厦门的土楼里住了大约十天,向当地居民学习了很多关于风俗文化,并思考如何继续保护这一珍贵的遗产。

而全球化智库组织的杭州之旅也给贺晓晴留下深刻印象。当时,一则关于浙江桐庐招商引才的视频引起了她的关注。“这是我在中国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视频”,视频内并不仅仅展示拔地而起的建筑,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生活在城市中的人。“我认为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向以人为本的高品质转变的信号。”贺晓晴说。

这些点滴在贺晓晴心中埋下了种子,留在中国发展的种子。从清华大学毕业后,贺晓晴成为百安木设计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公关和市场经理。她认为,中国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,她也希望利用所学的专业以及对中国的认识,让城市变得更舒适,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。

“我们越往前走,我的故事就会变得越不独特。”15年前,当贺晓晴告诉别人她是一个住在荷兰的俄罗斯女孩、会说两种语言时,很多人都会感到惊讶。如今,她的妹妹更早地进入了跨国文化的成长环境中。

贺晓晴认为,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青年以不同的视角、多元的体验书写属于他们的全球故事,而青年们也有能力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架起桥梁,“因为我们都是不同的文化中长大的,这是年轻一代的优势所在”。
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
X 关闭

推荐

与中国的缘分,未完待续-每日看点与中国的缘分,未完待续-每日看点 4月13日高凌信息发布公告,其股东减持92.31万股 全球即时4月13日高凌信息发布公告,其股东减持92.31万股 全球即时

  • 焦点快看:珠峰南坡雪崩致三名夏尔巴向导失踪

    焦点快看:珠峰南坡雪崩致三名夏尔巴向导失踪

  • 环球简讯:2023德宏州首届文化旅游摄影大赛活动指南(时间+要求+奖项)

    环球简讯:2023德宏州首届文化旅游摄影大赛活动指南(时间+要求+奖项)

  • 【天天快播报】西华鸡蛋斩获中国绿博会金奖

    【天天快播报】西华鸡蛋斩获中国绿博会金奖

  • 动态:特斯拉又一超级工厂“落沪”,再造千亿级产业集群

    动态:特斯拉又一超级工厂“落沪”,再造千亿级产业集群

  • 当前视讯!捕鱼游戏机成“捕烟机” 对未成年人不设防被查扣

    当前视讯!捕鱼游戏机成“捕烟机” 对未成年人不设防被查扣